【简介:在特斯拉准备FSD进军中国智能驾驶市场之际,国内两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选择在香港股市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以利用资金加速研发和市场拓展,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全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决战一触即发。 ]作家|张大川,编辑|何子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辅助驾驶/智能驾驶将是影响用户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像文杰这样的新兴自主品牌能够强势崛起,抢占一些原本属于BBA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它们能够提供比传统豪华品牌更好、更智能的驾驶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车企也在智能驾驶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特别是对于特斯拉来说,其领导人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中国监管机构将于明年初全面批准特斯拉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这就是特斯拉的旗舰产品,即我们所知的“完全自动驾驶”(FSD)。虽然 FSD 仍然需要人类驾驶员持续监控车辆并随时准备掌控车辆,但 FSD 在功能上提供了与现有 AutoPilot 完全不同的体验。这也表明国外车企在辅助驾驶、智能驾驶领域开始复苏。特斯拉以FSD反击。过去10月份特斯拉国内销量表现较为一般。该公司零售量仅为26006辆,同比下降35.76%,环比下降63.64%,为2022年11月以来最低。这与特斯拉在季初增加出口型车型的销售节奏有关,但特斯拉国内零售量超预期也是不争的事实。9月份销量突破6万辆,创下新高。特斯拉在中国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持续围攻和打压。除了蔚来、小米、理想等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分流大量销量,给长期没有新车型上市的特斯拉造成销量增长瓶颈之外,特斯拉在中国推迟推出FSD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特斯拉车型的智能驾驶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内同级车型。不过,这种情况预计会在明年初发生改变。马斯克表示,特斯拉 FSD 在中国获得部分批准,预计明年 2 月或 3 月左右获得全面批准。届时,特斯拉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将尽快得到弥补,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将迎来一波增长。为了在国内销售FSD,马斯克于2024年4月亲自飞往北京,并会见了中国相关部门s。随后,我们正式宣布与百度签署地图导航合作协议,以满足中国政府在测绘、安全和个人隐私方面的合规要求。至此,一切准备就绪,只需要获得批准即可。除了中国市场,马斯克还想推动FSD在欧洲的实施,同时也对欧洲监管机构保持压力。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持平。跌幅已超过30%,且没有任何扭转的迹象。如果获得欧洲监管机构的批准,在欧洲道路上使用 FSD 将成为特斯拉的一项资产。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向资本市场“借血” 在FSD即将进军国内市场的消息传出之前,内地自动驾驶领域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两家领先公司Pony Eye(02026.HK)和Willide(00800.HK)完成了首次发行同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美港两地上市将减少一些不可控因素对其财务的影响。在香港上市不仅是因为港股上市的门槛比较低,而且未来还可以通过“港股通”吸引内地投资者的资金。不过,有点尴尬的是,这两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持。相反,两家公司均出现突破,盘中跌幅均超过 9%,有时跌幅超过 13%。目前,两家公司的股价仍处于下行阶段。 11月14日,文远知行股价在香港下跌逾4%,收于19.80港元。该股票目前在布雷。该股处于退出状态,上市以来累计跌幅为26.94%。小马智行香港股价下跌 13.89%,收于 93.00 港元。该股目前处于突破状态,上市以来累计跌幅达33.09%。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有关。目前,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都专注于无人驾驶乘车服务。文远知行的核心产品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车、自动医疗车以及高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WePilot)。 Pony.ai 专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卡车。这些企业的性质要求他们自己制造车辆。本土车型重资产意味着自动驾驶科技公司需要在早期投入大量资金。 2024年,小马智行净亏损达到19.67亿元,文远知行也亏损25.17亿元。大量的资金投入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利润,所以股票抛售也是理所当然的。由于缺乏兴趣,稻米下跌。尽管如此,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公司仍然愿意在自动驾驶出行领域投入大量资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扩大机队规模,寻求业务盈利。规模化运营是自驾出行业务盈利的关键。在运营初期,小马智行打造了Robotaxi远程协助平台,实现了1:20的劳动力管理效率。这意味着一名远程人员可以管理 20 辆车。随着船队的增长,小马接近收支平衡点。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将面临日益激烈的数据竞争。谁能掌握更高质量的数据,谁就会在算法迭代中占据优势。因此,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来说,运营更大的车队可以将他们连接到一个可以持续生成有用数据的可靠渠道。所以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都会必须咬紧牙关,挺过去。此外,如果Robotaxi业务成功,也将成为向国内各大整车厂“推销”智能驾驶服务的良好范例。自动驾驶的创新是必然的。除了不断比拼算法性能,看看谁能先达到真正的L3或L4之外,测试的另外两个方面也需要各大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关注:成本和监督。成本竞争。除了性能优越外,特斯拉FSD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还因不采用激光雷达技术而具有显着的成本优势。蔚来和小鹏汽车在开发自己的芯片智能驾驶时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购买NVIDIA雷神芯片的成本。此次在港交所上市的小马智行的亮点在于第七代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推出今年4月全球范围内。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下降了70%,其中激光雷达成本下降了68%,车载计算单元成本下降了80%。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是否具有成本优势将是决定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监管挑战。为确保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健康稳定发展,纠正行业混乱现象,工信部今年4月召开会议,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和软件在线更新,并呼吁不得使用“自动驾驶”、“高端智能驾驶”等模糊性宣传用语,并要求将其统称为“复合辅助系统”。未来,中国预计将出台更严格的L3、L4级自动驾驶准入标准,明确驾驶员与车企之间的界限。因此,无论是车企还是自动驾驶科技公司,都需要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加稳健。如果太轻易跨越监管红线,可能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点评特斯拉曾被视为重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鲶鱼。这一次,特斯拉FSD重新进军市场,将再次国内智能汽车市场的震荡,除了汽车厂商需要积极应对外,国内自动驾驶技术企业也需要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2026年到2027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和汽车企业预计将面临重大重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您上传并发布。 NetE用户好,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